强化「明亮感」
不过,LED灯管市场在未来很可能像LED灯泡一样触顶。因此,目光长远的东芝照明技术准备向高附加值化求生路。
东芝照明技术常务佐藤光治难掩心中的危机感,「随着LED化的进行,更换灯管等维护业务必将缩小。要想弥补这一损失,只有扩大高价格的附加值商品的销售」。
在此之前,该公司照明器具销售与灯管销售的销售额之比为7比3。以长寿命为卖点的LED将导致业务规模猛缩3成。
为了填补即将消失的灯管更换需求,东芝照明技术打算在LED化的同时,以一般住宅等场所的天花板上安装的吸顶灯为对象,通过提高附加值,使吸顶灯的价格从过去的1万日元左右提升到5万日元以上。其中之一便是LED吸顶灯「E-CORE」的多彩款式。
这款具备传统照明无法实现的「调光、调色」功能的照明器具已于2011年10月上市。只需操作遥控器,即可根据就餐、睡眠、欣赏家庭影院等生活场景选用最佳亮度。佐藤常务透露说,商品的价格虽然高达约5万日元,「但销售行情好于预期」。
东芝照明技术采取的措施并非只有通过附加值提高单价。该公司还在强化向商店和办公室,以及住宅提供解决方案(解决课题)的能力,并致力于多种照明器具的配套销售。如果能够向客户销售由多种器具组成的照明系统,还可以为自己赢得定期维护等售后业务。
该公司已经准备了强化方案吸引力的「工具」。设计出了自主指标「Weluna」,用来定量显示过去只能由人通过感觉判断的「空间明亮感」。通过视觉直觉地向客户展示节能与舒适并重的照明,促进照明系统的销售。松下也同样拥有自主明亮感指标「Feu」。以这项指标为依据,由大约300人组成的建议团队正在提供照明系统顾问服务。
初试全球化
松下以LED化为契机,把照明业务成长战略的重点放在了全球化上。在日本国内,海外势力和新兴势力的崛起令份额之争激化,而且,LED照明长寿命的特点也压缩了更换灯管的需求,这些因素都推动了该公司进军海外的步伐。
松下环境方案副社长松荫邦彰强调说:“LED化是使依赖内需的照明业务迈向全球的绝好机会。我们将尝试开拓市场”。该公司将在2015财年(截至16年3月)使照明业务的销售额从现在的约3000亿日元增加到4000亿日元,其中的一半,即2000亿日元将来自LED照明。争取使LED照明的海外销售额比例达到2成。
但进军海外并非易事。飞利浦的照明业务已经遍布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该业务的销售额约为8000亿日元。德国的欧司朗约为5000亿日元。松下的照明业务在销售额上与海外巨头相去甚远。而且在海外,实力雄厚的各个国家的照明器具企业也为数众多。
面对严峻的现状,松下准备根据地区特性对战略进行微调。在本地企业已经占据市场的美国,该公司打算避免直接出口照明器具,而是向实力雄厚的当地企业销售散热构件和电源等器件,通过器件业务盈利。
在LED照明器具需求高涨的中国,该公司将重点进驻照明专卖店云集的“灯饰城”等大型商场,提高照明器具的销售能力。到2016年3月底,使中国经营松下照明器具的经销商增加到5000家,也就是现在的2倍。
除此之外,该公司还将加快结合地区特性开发商品的脚步。其中之一便是灯泡透明的“透明型LED灯泡”。该商品推出的目的是取代透明型白炽灯泡,2012年7月已经在欧洲市场上市。
松荫副社长意气风发地表示,“欧洲喜欢直接看到光芒,酒店等很多设施使用的都是透明型灯泡。通过推出设计、光线与透明型灯泡如出一辙的世界首款LED灯泡,我们将扩大在欧洲的业务”。
单价下跌导致泛滥加速、数字家电化拉低门槛,LED照明的业务环境与日本企业颓势浓厚的平板电视十分相似。如果LED化使得产品寿命大增,更换灯管和更新换代等稳定的需求也将无从指望。
以节电名义扩大的销售额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市场绝对不是单靠政府掀起的节能热潮就能生存下去的安乐窝。打着节能的旗号,推动LED照明提前导入的日本国策使得高耐久性的商品普及过快,最终会毁掉整个照明行业。
尽管如此,企业如果不融入世界潮流就没有发展的前途。柔和的白炽灯笼罩的稳定市场已经随着LED照明的出现远去。如果不想重蹈平板电视的覆辙,日本企业就必须使出浑身解数,设法挫败飞利浦和欧司朗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