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鼎楚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办总经理吴尚政也表达了同样的顾虑,“小企业不稳定,对他们的考察和信任度测评,以及后期维护都是很零散的,会占用很大一部分的人力和精力。我们目前水循环处理这方面都只与宝钢、首钢这样的大型企业合作,可信任度高,风险也小。”显然,这种风险是行业性的。
尽管“吃起来”并不那么容易,但是中小型商超在中国的占有率和未来市场仍是一块诱人的蛋糕。“现在节能服务这块市场虽然都是针对大型的、稳定的企业在做,但是就如同快消品一样,节能服务的趋势也将会是市场细分。我们下一步考虑培养一些小的经销商、代理商,专门来做小型超市这一块业务。但是这还需要时间,慢慢令这一市场、行业成熟起来。”张浩在向记者介绍的时候,对未来还是充满了信心。
政策支持作“东风”
正是由于合同能源管理企业所带来的较大风险和资金压力,因而目前真正做这一领域的都是具有一定实力和前瞻性的企业。
与GE、施耐德等企业拥有自己的合同能源管理计划和解决方案的企业相比,中国在这一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市场对于合同能源管理的接受和了解程度还有待提高。“像阿特斯这样本身做光伏产业的大企业,对相关的技术比较了解,能够很快建立起合作,但很多企业则更愿意先观望效果。”张浩向记者坦言,“这些都需要时间,要靠政府的宣传和支持,慢慢普及整个行业对合同能源管理的认同感。”
吴尚政告诉记者,“近几年,政府对节能环保的支持很明显。尤其是在广州,今年启动了LED路灯照明改造节能工程,这对合同能源管理企业来说是一个进入广州,做大做强的契机。”
吴尚政认为,“政府如果能够为更多的企业提供像节能路灯改造工程这样的机会,对企业的帮助就会非常大。而且,像绿色创新展这样能够提供经验交流和企业对接的平台,就有很好的作用,应长期办下去。毕竟,机会对于企业而言就是最大的资源。”
除此之外,“现在银行对合同能源公司贷款的政策措施还是相对落后,希望政府在财政方面能出台更加利于企业发展的新政策。”张浩建议。
黎秀山也坦言,“蓄冰技术的应用在国外十分成熟,但在国内却并不多,主要原因在于并不是每个城市都有蓄冰电价,政府也应该有针对性的建设这种项目。”
王旭斌指出,商务部今后将采用多种形式,如绿色创新展这样的推介会、对接会,以及政策倾斜、财政支持等多种手段,推进更多的企业与节能服务公司进行多层面的合作,降低企业节能改造的资金和技术风险,进一步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等新型合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