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产业进入传统淡季Q4,LED企业所面临的窘境,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市场不景气、成本上升、订单稀少、资金周转不灵、员工追讨薪酬……“怨言”此起彼伏。迫于淡季“围困”和LED产业供过于求压力的持续,许多厂商透过策略结盟、互相持股以及专利授权等方式突围“冬眠”所带来的损失及换取更长远的发展机会。
细看LED大厂淡季决策,减少损失,为长远发展未雨绸缪:
加速策略联盟卡位,更具市场竞争力
近日,伴随两岸LED巨头璨圆光电与三安光电的结盟,台湾LED厂的合并也浮出水面,广镓将在12月28日后正式成为晶电子公司,隆达也将在2013年2月1日正式并入威力盟。面临激烈价格竞争与供过于求,各家厂商纷纷寻求策略结盟。即使连过去较封闭保守的日本日亚化,也不得不采取较过去不同的商业策略,传出在台厂中寻求战略伙伴。业界认为与日亚化集团关系密切的鸿海集团,以及与日亚化有供应链关系的晶电,未来与日亚化合作的机率相当高,日前也传出外传日亚化已入股鸿海集团旗下的LED厂荣创能源。
在市场低迷,专利受限,研发受阻等困境下,结盟合作将是企业突围的最佳发展策略。例如三安和璨圆合作就是一个比较好的优势互补,因二者业务互不冲突特点,双方合作可透过各自优势,弥补各自所需,提高各自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这对两者都有益。
专利授权,为扩大市场更添一助力
在中国LED企业史福特、迈勒斯、上海企一、雷克等品牌陷入“专利纠纷”以来,LED专利日益引起业内重视。日前晶电与日本东芝相互授权AlGaInP LED技术专利,加上与丰田合成本身的合作优势,对于进入日本照明市场供应链提供厂商芯片供应,更添一助力。早期,飞利浦推出LED和SSL专利组合授权计划,不惜通过诉诸法律来说服其他公司加入其计划。
笔者认为,不管是国际巨头交叉许可专利,进行结盟;或者是对产业后进者,通过专利诉讼进行打压,最终的目的无非是利用专利,加强扩大市场占有率。LED企业应重视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的研究开发,创造有竞争力的产品;也应注重专利布局,积极开展专利预警和风险防范工作,并有效利用专利的特殊性,快速发展。
利用淡季之际:企业搬迁,内部整合
从近期走访的厂商观察到,不少企业利用Q4淡季,进行内部整顿,例如厂房搬迁,公司人事变动,调理职权等等决策调整。
之前,雷曼光电因紧急决定搬至惠州基地,部分员工欲离职而引发赔偿纠纷。有知情人士透露, 雷曼急于迁厂扩大规模的原因是其盈利状况持续恶化,迫于规模小和毛利低的双重压力,必须扩张规模所致。
在人事变动方面,不外乎雷士照明近日的职权调整最为频繁,从张开鹏辞任雷士照明CEO,紧接着委任李港卫为独立非执行董事。
而备受关注的企业经营权转让:台厂泰谷正式由亿光电子董事长叶寅夫接掌经营后,出货与营收在亿光扶植下,趋于稳定。
LED众企业选择在淡季进行迁厂、人事调整等重要的企业决策,其实是一种求变的发展方式,一方面可以再不影响产量和销量的情况下进行内部整顿,另一方面则有更多的时间有效梳理企业所存在的问题,例如:涉及到的战略、发展、产品、客户群体定位等。以此为明年的爆发做准备,更为企业做好面对机遇与挑战的准备。
此外,在BBS上的话题讨论中,网友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以下是部分LED从业人员针对淡季订单稀少境况所表观点:
Caicyd:一方面开发新兴市场, 尤其是刚开始用LED的国家和地区, 另一方面, 研发, 创新, 以新产品带动新需求, 甚至是创造需求.
Yinnian:这个冬天有点冷,但如果整个LED从业者能够有一个正确的态度,积极优化LED产品,细分市场,进行精准的市场定位,快速组建健全的销售渠道,这个冬天也许会很快就过去。反之,永远是冬天了。
Qqyjxk:没有订单的可以整理展会客户信息,一方面开发新兴市场, 尤其是刚开始用LED的国家和地区, 另一方面, 研发, 创新, 以新产品带动新需求, 甚至是创造需求。
Kinson:就LED企业来说:着眼于长远的产品规划,坚持练好内功,从国内LED企业来看,做的早的不一定是做的好的,作为制造业企业做好产品坚持创新才能赢得市场。坚持针对照明和应用产品的长期规划和渠道建设,针对LED性能的提升的工艺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