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一只节能灯的成本在1美元之内,而LED照明是在4美元左右,这样的差距决定了短时期内节能灯仍旧会占据国内节能照明市场的“大头”。
政策中规定70%市场份额的底线保障是其最大的推动力,侯宇轩也认为,随着白炽灯时代的过去,传统高效照明产品如节能灯等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但与此同时,由于国家政策上给予了一系列扶持,市场对LED市场预期相对乐观,LED步步逼近传统节能照明,也导致了近年来多家传统照明企业倒闭。因此,LED迅速占领照明市场的可能性较大。
赵芳华告诉记者,政策的执行力度也是决定节能灯和LED谁能笑到最后的关键因素。
“这关系到白炽灯的淘汰能不能执行下去、执行到位,还有执行快慢的问题。”赵芳华说,如果切换比较快,短期可能对节能灯影响较大,反之则更加有利于LED。
这是因为,节能灯的价格趋于稳定,而新兴的LED价格还是在下降中。如果LED的价格控制在节能灯价格的两倍之内,那么LED就完全有可能替代节能灯。
“要看LED自身成本下降的速度,能否跟节能灯来竞争。”赵芳华告诉记者。
产能落后
《规划》明确指出,促进LED照明节能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0%左右,2015年达到4500亿元,其中LED照明应用产品1800亿元。
业内人士担心,巨大的市场诱惑之下,盲目的、低水平的扩张,将会重蹈产能过剩的覆辙。
“十一五”期间,我国LED照明节能产业年均增长35%以上。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底,我国有半导体照明企业50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约1000家。
2012年底质监局、工商局抽查全国各地的LED照明产品、节能灯、道路照明、消防应急灯具和电光源等的结果显示:LED照明产品合格率仅为51%。
侯宇轩认为,LED下游照明市场已处在产能过剩的临界点,虽然行业洗牌拐点在2012年下半年已经到来,但由于政策利好,行业对LED照明市场的预期十分乐观,多数企业不断扩大产能规模,然而全球经济疲软,LED照明出口受阻,转内销后情况难以得到好转,内外交困导致企业陷入与行业政策利好环境相矛盾的局面。
“虽然LED照明是新一代照明技术,但在业内来看,其技术含量甚至不如节能灯。”戚发鑫说,现在国内很多LED照明都是中小企业“拼拼装装”,没有多少是自己的东西。他认为,LED上游的芯片制造技术、中游的封装技术是我们的短板,下游企业则缺乏市场的细分化和差异化。LED照明是一个系统,企业提高竞争力,无外乎是从技术设计、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市场定位的差异化方面来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