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C欲当液晶面板整合者 鸿海入主夏普增变数
在这个日韩加速推进OLED、中国液晶产业谋求崛起的节骨眼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CEC”)要上十代线,这在业内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为什么CEC要上十代线?平板电视将向大尺寸方向发展、国内液晶电视面板自给率不高只是原因之一,作为中国电子信息业的龙头企业,CEC想下的是一盘更大的棋。
做中国面板行业的整合者,是CEC的野心所在。国内虽然已经有一些液晶面板线,让中国告别了以往电视机“缺芯少屏”的尴尬,但是一线面板线不具备很强的竞争力,连续多年亏损。此外,继北京京东方、深圳华星光电之后,今年LGD在广州、京东方在合肥、三星(微博)在苏州也正在或即将上马8.5代线,今后国内液晶面板产能过剩将成为必然。
一位专家直言,国内不是面板线太多,而是面板企业太多,未来不可避免会出现一轮整合。
谁来挑大梁?CEC有望担任此重担,该公司控股15家上市公司,2011年营业收入1682.4亿元,利润总额37.4亿元,2011年底资产总额达1447.8亿元。更重要的一点是,CEC是国家队。
此前,CEC手中只有南京中电熊猫一条六代线,行业积累稍显单薄。因此,最新的坊间传闻称,CEC正在洽谈收购彩虹集团。彩虹集团曾是显像管“一哥”,近年加快向平板业转型。
上马十代线是CEC争当国内面板业老大的重要一步棋。目前全球只有夏普一条第十代液晶面板线,代表液晶行业最高技术水平,可经济切割60、70英寸超大尺寸面板。一旦国内也上马,中国大陆从4.5代线、6代线、8.5代线到十代线,所有世代的液晶面板线就基本齐全了。涵盖目前液晶领域所有技术之后,中国就可以从最前端继续往前走,谋求全球液晶行业更大的话语权。
不过,夏普并不愿意培养竞争对手。对于夏普将向中电熊猫十代线提供技术支持的传闻,夏普(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菅野信行上周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微博)》专访时明确表示,“现在没有计划”。
“十代线投资要4000亿日元,不是想上就能上。”菅野信行认为。
今年4月底,CEC旗下的冠捷科技公告透露,中电熊猫将与冠捷科技子公司Top Victory共同出资350亿元,在南京上马十代线。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注册资本175亿元,中电熊猫和Top Victory分别持股99.2%和0.8%。
技术支持方尚未敲定,冠捷科技为什么急着发这个公告呢?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今年4月底,夏普曾与CEC方面达成默契。不过,鸿海入主夏普令此事陡生变数。
今年3月27日,夏普与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台湾鸿海结成战略联盟。夏普将向鸿海定向增发,鸿海出资660亿日元,通过四家关联公司,共持股夏普近9.9%,成为夏普最大股东。与此同时,鸿海参股夏普十代线37.61%,占比与夏普一样,并掌握十代线一半产能。
目前,冠捷是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监视器和第三大液晶电视制造商。鸿海在显示器、电视代工业务上,与冠捷是竞争对手。鸿海会让夏普的技术支持竞争对手吗?通过并购,鸿海现已手握夏普十代线一半产能和奇美电子的面板产能,它亦觊觎整合者之位。
近日,更有国内媒体称,鸿海也想在中国大陆上马十代线。不过,菅野信行向本报表示,夏普没有转让十代线技术的计划。十代线的技术专利属于夏普总社,鸿海是夏普股东,但目前在夏普董事会中没有席位。十代线技术是否转让由夏普总社决定。
昨晚索尼与松下正式签约联手开发OLED。也许鸿海的阻拦并非坏事,在全球面板业加速从液晶向OLED转型的十字路口,CEC应把握好两者的分寸,再落下这350亿元的棋子。
入股夏普亏64亿新台币 郭台铭竭力打通平板产业链
入股夏普之后损失64.03亿新台币,这让郭台铭“越挫越勇”。
今年3月,鸿海母公司与旗下富士康、鸿准及鸿准子公司联手投资夏普,但截至上周末,4家公司因夏普股价下滑造成账面上的损失已达64.03亿元新台币(约合13.6亿元人民币)。
但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并不担心,他在不久前的鸿海股东会上称,“我用生命担保一定会成功”。在上周,他还曾表示在夏普股价最近跳水时买入其股 票会是“一笔好的交易”。认为夏普股价的下跌只是“账面上的损失”,但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并不能看出一个公司真正的价值,双方合作将是共赢。
在他看来,夏普股价呈现下跌走势,主要是因为大环境不好,比如日元升值、劳动政策、法人税负、贸易自由化迟滞、减排压力、电力短缺等。但夏普的 价值在于有很好的技术,只是销售做得不好。此外,尽管夏普在背光模块制造能力拼不过鸿海;但其在白色家电、智能家电和太阳能产品方面实力不俗。
产能庞大的夏普亟须在资金和生产消化能力上寻求帮助。例如,夏普拥有目前全球唯一一条第十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但十代线自2009年量产到现在还 没有满产。而在商业上,鸿海与SONY、Vizio等品牌的代工出海口,有助于消化夏普的闲置面板产能;同时,鸿海、夏普、苹果三者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 的供应链上存在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加上此一合作模式,可望在未来苹果将推出的i-TV平板电视业务上进一步展开合作,最终实现联日抗韩的目的。
因此,郭台铭又一次公开强调,鸿海和夏普是共生、共存、共荣的关系,不是谁买谁的问题,双方联合起来,可以共同对付韩国竞争对手三星;鸿海与夏普合作,发挥夏普在品牌和技术上的优势,扩展营销和拓展市场,双方将携手扩大全球制造、通路和品牌影响力。
不过,在群智咨询研究总监李亚琴看来,夏普股价之所以连续下跌,除了大环境不好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双方需要一个较长的磨合期,而双方的磨合程度也将影响着双方的股价。
“特别是夏普成为了现在日本资本市场上少见的由台湾企业控股较多的电子企业,日本投资者对于这一模式难免悲观,同时担心日本企业核心价值和核心技术流失。”李亚琴说。
而鸿海与夏普之间的合作之路是否将按照郭台铭的预想发展,未来仍存变数。
同为代工厂商的华宝董事长陈瑞聪就指出,对郭台铭与鸿海来说,并购夏普的决定有其制胜点,但是风险也很大。“夏普的面板技术很先进,不过众所周 知,夏普的竞争力不足、营运成本高,这些风险要看郭台铭如何整顿夏普而定。不过,从郭台铭过去3年整顿奇美却成效不彰来看,这次并购夏普,对郭台铭的挑战 绝对不小。”
李亚琴也认为,鸿海吸纳了夏普的产能,已经不再是一家单纯的代工厂商,加上此前旗下的奇美、深超,鸿海集团所控股的产能达到全球前三,这一局面之下如何通过整合三方资源达到预期的效果有待观察;此外,鸿海并没有自有品牌和渠道,对夏普的销售带来多大助力也并不好判断。
不过,鸿海正采取切实行动整合资源,期望投资尽快产生实际效果。据悉,鸿海的客户将向夏普十代线采购液晶电视面板,十代线的开工率有望在今年第三季度之后达到90%。
此外,郭台铭强调,鸿海甚至可以进一步争取购买夏普更多的股份,除了入股夏普,他个人更倾向投资夏普位于大阪的液晶面板厂。台湾媒体消息称,预计自7月1日起,鸿海将正式接手夏普一半的液晶面板生产及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