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亮一切(二):实现200lmW以上的发光效率和高易用性
LED照亮一切(三):掌握好与发光效率的平衡
在100℃下工作时发光效率只降低3%左右
要求白色LED具有“温度稳定性”是为了使发光效率在实际使用环境下不发生大幅变化。
白色LED目录值的发光效率大多是在25℃的环境温度下,施加脉冲状电流测量所得。此时,蓝色LED芯片发光部的温度(接合温度)约为25℃。不过,实际用于产品中时,接合温度会上升至85~100℃。在普通白色LED中,温度上升后的发光效率与25℃时相比会降低10~15%。
在部分最新产品中,已经有抑制了发光效率变化的品种。例如,飞利浦流明的照明用途白色LED在接合温度为100℃时,其发光效率只比25℃时降低3%左右。为提高散热性,将LED芯片在陶瓷基板上进行倒装芯片封装,另外,为减轻温度对内部量子效率的影响,还采用了量子阱构造等。
夏普2011年3月开始供货的照明用白色LED,其发光效率随温度发生的变化也比较小(图9)。尽管输入功率高达25W,降低接合温度比较困难,但在白色LED表面温度(外壳温度)为70℃时,其发光效率和光通量与25℃时相比只下降了5~6个百分点。该公司表示,与其他公司的同等产品相比,将降幅控制在约一半。通过采用性能随温度变化较小的荧光材料等,实现了较高的温度稳定性。
除可见光以外均为无用光
“显色指数”是将白色LED作为普通照明器具光源广泛应用基础之上的重要指标。目的是为了与原光源不产生不协调感。此前,白色LED的显色指数大多以平均显色指数(Ra)为基准。不过,随着用于照明用途的情况增加,仅Ra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还要求具有较高的特殊显色指数,例如彩度较高的红色和绿色等。
显色指数通过改进荧光材料来提高。不过,提高显色指数也会出现发光效率降低的问题。例如,假设Ra为70的普通白色LED的发光效率为100%,则Ra80时会降低10%,Ra90时会降低20%。“以前在Ra为90以上时,发光效率会降低30%”(日亚化学工业)。因此与以前相比,现在已经改善了很多,不过今后还有很大的改进余地。
改进的重点是,“减少可视范围以外的发光”(飞利浦流明日本)(图10)。一般情况下,白色LED为提高Ra和红色显色指数(R9)会添加红色荧光材料,红色荧光材料的发光光谱可到达700nm以上的近红外领域。由于肉眼看不见可视范围以外的光,因此这部分的能源全部浪费了。所以该公司采用了可减少这部分光的红色荧光材料。
为兼顾高显色指数和发光效率,还有厂商考虑使用非极性GaN基板。三菱化学为提高Ra和特殊显色指数,没有使用蓝色LED芯片,而是采用紫色LED芯片来开发组合使用蓝色、绿色和红色荧光材料的白色LED(图11)。该公司计划采用非极性GaN基板大幅提高目前只有50lm/W左右的发光效率注1)。
注1)三菱化学参加了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的项目“旨在提高LED照明的效率和品质的基础技术开发”,正在开发可实现高效率及高显色白色LED的GaN基板。
麦克亚当椭圆在2级以内
认为“均匀性”现在也是白色LED课题的照明器具厂商绝不在少数。组合使用多个白色LED时,如果白色LED之间的白色光色度不同,就无法获得均匀的光。白色LED的均匀性采用名为“麦克亚当椭圆(MacAdam Ellipse)”的色度差评价法。各厂商一般在该评价的6级以内开发白色LED,不过也有在4级以内和2级以内开发产品的LED厂商。例如,美国科锐就开发出了号称在2级以内的产品。
降低白色LED产品间色度不均的方法有很多种(图12)。其中,科锐选择的是在蓝色LED芯片上铺设荧光材料层使之成为白色LED芯片后,将多个白色LED芯片收纳在封装内的方法(图12(b))。封装整体的发光光谱与全白色LED芯片的发光光谱重合。为了使白色LED芯片发光光谱的平均值接近,组合使用了封装内的LED芯片。科锐利用该方法,实现了2级以内的产品供货。
计划使每个封装实现1万lm的光通量
关于“光通量的大小”,计划一个封装实现1000lm以上的光通量。对产品厂商而言,在采用多个白色LED的用途方面,具有可减少部件数量、提高产品设计自由度等优点。
光通量超过1000lm的白色LED已经有几款产品面世(图13)。例如,西铁城电子将销售能够输入41.9W的大电力、光通量达到4390lm的产品。通过配备200个蓝色LED芯片,获得了高光通量。蓝色LED芯片采用小型品,通过将芯片侧面发出的光有效输出到封装外,提高了发光效率。该公司还计划采用最多可配备400个芯片的设计,以使一个封装获得1万lm的光通量。
夏普开发出了输入25.9W电力时可获得2370lm光通量的产品。在室内照明一般要求的色温为3000K、Ra为83的条件下,实现了91.5lm/W的发光效率。该产品大量使用了内部量子效率得到提到的自主开发蓝色LED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