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名国内外评委评审全程采用投票的方式,依据以下4项原定评判标准对每幅作品进行评定。
A)设计&审美价值
B)项目与现状的关系和对现状的尊重程度
C)建造可实施性
D)为东井峪后期带来的文化效益,旅游效益及经济成果
经过数轮投票和讨论,最终评选出了一等奖1组,二等奖2组,三等奖5组以及10组优秀奖共计18组的获奖作品。
A)设计&审美价值
B)项目与现状的关系和对现状的尊重程度
C)建造可实施性
D)为东井峪后期带来的文化效益,旅游效益及经济成果
经过数轮投票和讨论,最终评选出了一等奖1组,二等奖2组,三等奖5组以及10组优秀奖共计18组的获奖作品。
评委现场讨论
评委现场讨论
评委现场举手表决
“废墟·重生”东井峪乡村改造国际景观设计竞赛获奖作品被评出
评委现场讨论
评委现场举手表决
“废墟·重生”东井峪乡村改造国际景观设计竞赛获奖作品被评出
在最后一轮的投票中,竞争尤为激烈,得票率最高的三幅作品拥有相同的票数,评委们也各抒己见阐述自己的观点。最终经过两轮激烈地讨论、举手表决后,一等奖尘埃落定,由哈佛大学以及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吴龙峰、陈如一、闵冠的作品“Prolific Relic:
Relic As Framework to Foster Pro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People and Land”摘得桂冠。
评委认为一等奖作品除了满足四项评判标准之外,还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和未来继续发展的可能。这是评委们认为非常重要的两点。它通过轻微的介入,在充分尊重场地的情况下,实现了人与自然、文化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它表达的不是一种结果,更多的是一种对过程性的思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的行为活动,场地也将继续发展。同时,该设计具有很强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性,通过新技术的运用实现生态发展。
Relic As Framework to Foster Pro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People and Land”摘得桂冠。
评委认为一等奖作品除了满足四项评判标准之外,还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和未来继续发展的可能。这是评委们认为非常重要的两点。它通过轻微的介入,在充分尊重场地的情况下,实现了人与自然、文化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它表达的不是一种结果,更多的是一种对过程性的思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的行为活动,场地也将继续发展。同时,该设计具有很强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性,通过新技术的运用实现生态发展。
一等奖作品:“Prolific Relic: Relic As Framework to Foster Pro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People and Land”。
作者:吴龙峰、陈如一、闵冠
学校/设计机构: 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
竞赛评审会主席点评二等奖作品
二等奖作品GLASS CANVAS,评委认为其实现后的效果将非常有冲击力。透过玻璃及镜面看见石头及周围的景象,形成强烈的对比的同时又使得过去与现在产生了联系。在评委看来,这个设计创意本身就具有可变性,是一种永恒中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景色和参与者在不断地变化,玻璃呈现的景象也随之改变。这是一个具有很强可变性和识别性的设计,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可实施性和可逆性,装置可以随时拆除和移动,表现出设计者对场地的尊重和保护。
二等奖作品:GLASS CANVAS
作者:刘子业、 Sophia Mountzouris
作者:刘子业、 Sophia Mountzouris
二等奖作品废墟乐园从概念上就给予了评委不错的印象。设计以乐园为主题,通过乡土营建的方式重现旧时的场景,并让儿童以游乐的方式参与到与废墟的互动和学习中来。评委认为这样的方式将利用废墟寓教于乐,改变孩子从小对废墟的态度,进而改变人们认为废墟就是无用之物的固有态度,从而使得废墟得以实现一种重生。
二等奖作品:废墟乐园
作者:赵亮、朱欣雨、王斯哲、谭洁芳
学校/设计机构:湖南大学建筑学院
经过评委数轮激烈地讨论与表决,终于产生出了最后18位获奖者。至此,“废墟·重生——东井峪乡村改造国际景观设计竞赛评审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