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擦边球+见缝插针
佛企“供血”奥运外围设施
不过,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养”国家队这事,动辄上千万元,并不是谁都付得起的,于是不少企业想方设法打起擦边球。如格兰仕考虑到两地时差,体育迷 常常要熬夜看比赛,便举行“厨房奥运会”比赛,通过微博要消费者亮出使用各种智能家电产品自制的家常美食。“已经收到两千多个作品。” 格兰仕企划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效果出乎意料。此外,推出奥运活动的还有志高、新明珠等企业。
除了“以奥运之名”外,企业最直接的受益方式,是在举办国大兴土木建设基础实施、比赛场馆时,将产品卖出去。记者获悉,相比于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佛山制造进入场馆难度加大,企业只能从外围突破。
虽然要从远在伦敦的奥运会中分得一杯羹太难,但是还是有佛企“见缝插针”成功吃到奥运这块蛋糕。其中,酒店、餐厅等奥运外围设施成为佛山的LED企业的突破口,而一些企业也通过海外销售网络成为奥运供应商。
“我们是给英国的合作伙伴ENDON做代工。”凯西欧灯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育林告诉记者,2010年在英国的销售额同比增长78%,提高了在英国、德国的客户心中的知名度和形象。不过,他仍耿耿于怀,用的不是自己的品牌。
“下一届奥运会在巴西举行,那边需求比较大,我们将准备到巴西开拓市场。”吴育林说,奥运场馆内的灯饰赞助商竞争太激烈,小企业很难有一席之地,所以他们在巴西也依然选择场馆外的商场、酒吧等设施为主攻对象。
◎外媒声音
和四年前的北京奥运会相比,中国企业体育营销的表现,还是有了明显滑坡。姑且不论最顶级的“TOP伙伴”,其下四级奥运赞助商中,也都没有中国品牌的存在。就算不是奥运官方赞助商,赞助某个代表团、某支运动队的中国品牌,也远不如四年前那么抢眼。